鹤壁文化与文化鹤壁

分类:鹤壁文化   阅读:

【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_媒体互连】

 

鹤壁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鹤壁人民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时间上亘古贯今,空间上覆盖两县三区。尽管数千年历史沿革鹤壁辖属多有变化,但积淀在这片土地上的深厚文化从未被支离,更不曾中断,赓续绵绵,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与盛世相辉映。

鹤壁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淇河两岸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留下了花窝、大赉店、辛村等众多遗址遗迹。鹤壁文化不仅源远,而且丰富多彩,多具元典属,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概括来讲主要有以卫邶“三风”为主题的诗经文化;以商卫故都朝歌为主题的商卫文化;以被誉为中国智圣的鬼谷子为代表的军事文化;以孔子高徒、儒商始祖端木子贡为代表的儒商文化;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以浚县黎阳仓遗址、永济渠为主题的大运河文化;以药王孙思邈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康养文化;以淇河秀美风光和“淇河三珍”为主题的生态文化;还有以现代工业文明煤炭为集中代表的工业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拥军文化等。

鹤壁文脉数千年赓续不断,跨入新世纪、走进新时代,在经历了不断转换、转移、转型历程之后,也历史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重要标志就是以鹤壁母亲河——淇河命名的“淇河文化”形态的横空出世。

水是生命之源,河是文明之母,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草而居,河流的特性塑造了文明的特质,以水命名文化成为一种可感可亲、达观通慧的普遍文化现象,世界“四大古文明”皆由河流哺育而成。上善若水,以淇河命名、标识鹤壁文化,于无声中擦亮了她那灵动明媚的底色,也更加挺起了她那开放、包容、求变、善成、致远的灵魂与特质,而在其背后则是新时期、新时代鹤壁人民意气风发,以文兴鹤的历史主动和文化自觉。由“鹤壁文化”而“淇河文化”,在历史主动的时空腾挪转承中,鹤壁文化历史地实现了动宾结构转换,从“鹤壁文化”到“文化鹤壁”的能动主体性转换,预示着新时代鹤壁将更加强力地挖掘积淀在这片古老而又青春土地上的文化富源,核变出文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文兴鹤进入了发展快车道,鹤壁这一古商卫大地更加焕发青春与活力。

从“鹤壁文化”到“淇河文化”历史主体主动的转承与塑型,这是就其本质而言的,而从概念意义上讲,我们固不能把“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相统一,其本身存在着包容与被包容的属种关系。但是,从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的内在同构和文化认同上讲,把淇河文化称为鹤壁文化,抑或把鹤壁文化称为淇河文化,不仅不为混淆和僭越,恰恰标志着鹤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由是观之,我们也更加坚信,本为淇河域限的淇河文化,而今天成为鹤壁区限的独特文化标识和集中代表,不是因为淇河流经鹤壁境内最长,也不因为流经鹤壁境内之淇河中下游文化蕴含最丰富、最集中、最灿烂,而是源于跨入新世纪、进入新时代,淇河文化形态因鹤壁以文兴市而肇源,因打造鹤壁城市文化名片而滥觞、因淇河文化研究会众同仁阐幽发微而神聚、因鹤壁天地人“三才”合一而远播,体现了一种历史主动和文化自觉。淇河文化形成系统而独特的鹤壁区域文化形态,荣膺鹤壁代表文化、主题文化、标识文化,实至名归,是文化人文地标的典型性表达。

不言而喻,淇河文化与鹤壁文化内部各形态是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的。淇河文化包括商卫文化、诗经文化、儒商文化……这些具体文化形态统统属于淇河文化,或者说它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淇河文化,但不能反过来说,淇河文化就是商卫文化、诗经文化、儒商文化……它们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关系,既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混淆二者的关系,否则,理论上会导致谬误、实践中将遮蔽视野,甚至门户杀伐。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鹤壁市文化建设成绩斐然,以文兴鹤、文化赋能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特别是在文旅融合、文创兴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上。但应该看到的是,面对新发展新要求,我们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淇河文化研究创新、普及传承、传播力吸引力和成果转化上,主要表现为研究者以本地本籍人士为主,对外吸引力不够;成果多限于内部交流,文化传播力不强;基础研究论文论著多,应用研究文创智库成果少,文化生产力低;研究项目凭个人兴趣爱好各自为战多,学术共同体协同攻关少,组织力不高;相对推出的成果多,文化普及传承少;内部研究交流多,对外联谊交流少,文化还没走出去;文化赋能产业条块分割重,形成链条发挥整体合力少,与产业融合能力低等。

针对以上问题,一是从供给侧入手,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具有鹤壁市独特资源禀赋,特别是国字牌、世界级的文化,如诗经文化、儒商文化、大运河非遗文化等,加强基础研究,推出有学术视野、专业支撑、史学价值、文化底蕴、时代精神的学术成果、精品佳作、文化大餐。二是遵循文化繁荣发展自身规律,构建文化“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自洽循环上升发展体系,特别是淇河文化本地普及,助推发展文旅产业“综合经济”。三是进一步推动以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会、鹤壁市国学研究会等为主体的区域文化研究共同体建设,以会聚才、广开智源,构建淇河文化横向交流、纵向提升通道,钓沉启覆、阐幽发微,挖掘淇河文化含蕴的丰富传统学术文化——国学富源,加强对外学术文化交流,在河南中原文化、黄河文化旗帜引领下,加强与省内各地、特别是殷商文化带城市的文化交流与联动。四是实施淇河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文化赋能,以文化项目、文创文旅,特别是研学旅行为切入点,助力创建有独特地方资源禀赋、有核心竞争力,在全国能够叫得响的鹤壁文旅品牌,打造鹤壁市以淇河文化为标识的全国旅行目的地城市。五是推动文化兴鹤顶层设计,为淇河文化研究提供更多政策供给,建立传承弘扬繁荣淇河文化的长效机制。(周位彬,作者单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璐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上一篇:河南鹤壁:从煤城到文化之城

    下一篇:探寻汉字起源——沿淇河而上,溯源鹤壁诗歌文化


      相关推荐

    风雅鹤壁